在
吹塑生产加工过程中,控制尺寸厚度可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着手:

模具设计与制造
合理的模具结构:模具的型腔尺寸和形状应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精确设计,考虑到塑料在吹塑过程中的收缩率,通常模具尺寸会略大于产品的最终尺寸。例如,对于收缩率为 2% 的塑料,若产品设计尺寸为 100mm,模具型腔尺寸可能设计为 102mm。
均匀的冷却系统:冷却通道的设计要保证冷却介质能够均匀地流过模具表面,使制品各部分冷却速度一致,从而避免因冷却不均导致的尺寸偏差和厚度不均匀。如在大型吹塑模具中,采用多条环绕式冷却通道,确保模具圆周方向冷却均匀。
原材料选择与处理
材料特性匹配: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吹塑性能和收缩率,选择与产品尺寸精度要求相匹配的材料至关重要。高流动性的材料更容易在吹塑过程中均匀分布,有利于控制厚度。例如,对于高精度尺寸要求的吹塑制品,可选用分子量分布窄、熔体流动速率稳定的聚乙烯材料。
干燥处理:塑料原料中的水分会影响其流动性和成型质量,进而影响尺寸精度。因此,在吹塑前需对原料进行充分干燥,使其含水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(PET)原料,一般要求干燥至含水量低于 0.05%。
工艺参数调整
挤出量控制:精确控制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和加料量,以确保挤出的塑料型坯重量和尺寸稳定,这是保证吹塑制品尺寸和厚度均匀的基础。通过调整螺杆的螺距和直径,以及驱动电机的转速,可实现对挤出量的精确控制。
吹塑压力和时间:合适的吹塑压力和时间能够使型坯均匀地膨胀贴合模具型腔,从而获得均匀的厚度分布。对于薄壁制品,需要较高的吹塑压力和较短的吹塑时间;而对于厚壁制品,则需要较低的吹塑压力和较长的吹塑时间。一般来说,吹塑压力在 0.2 - 1.0MPa 之间,吹塑时间在 1 - 10 秒之间,具体数值需根据产品的尺寸、形状和材料特性进行调整。
冷却时间:足够的冷却时间对于定型制品的尺寸和厚度非常关键。冷却时间过短,制品在脱模后容易发生变形;冷却时间过长,则会降低生产效率。通常,冷却时间在 10 - 60 秒之间,可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冷却时间。
生产过程监控与反馈
在线检测:采用激光测厚仪、超声波测厚仪等在线检测设备,实时监测吹塑制品的厚度和尺寸,一旦发现偏差,及时调整工艺参数。例如,在吹塑薄膜生产线上,安装激光测厚仪,可对薄膜的厚度进行连续测量,并将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。
数据分析与调整: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数据,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尺寸厚度变化的规律和原因,进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。如通过统计过程控制(SPC)技术,对产品尺寸数据进行分析,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。